先前我們觀察到在35年的定期定額資產累積期間,資產配置維持100%股票比逐漸調降股票比例有更多的機會累積更多的資產,即使縮短累積期間至17年或者9年也是一樣,那麼如果我們比較其他不同固定比例的股債比結果會如何?今天讓我們來延伸之前William P. Bengen在2006年出版的Conserving Client Portfolios During Retirement,對於定期定額資產累積方式,看看會得到什麼結果。
這次模擬的假設變成有七位投資人,這七位的累積階段資產配置分別如下:
- 股票比例固定100%的股票,債券0%
- 股票比例固定80%的股票,債券20%
- 股票比例固定60%的股票,債券40%
- 股票比例固定40%的股票,債券60%
- 股票比例固定20%的股票,債券80%
- 股票比例固定0%的股票,債券100%
- 股票比例從100%開始逐年漸少,債券逐漸增加,最後一年將股票比例降至65%
有關於第七位投資人,以退休時股票比例降至65%為目標,所以累積期間為35年,每年股票比例減少1%;累積期間為17年,每年股票比例減少2%;累積期間為9年,每年股票比例減少4%。
起始的資金是100元,每年再投入100元,並且再平衡,股票以美國股市(VTSAX)、債券以美國中期公債(VSIGX),並且在資產累積過程,每年再經過通膨調整,計算出最終的實質資產價值,模擬數據期間為1871年至2023年。
累積期間35年,總共可以得到119個歷史場景。
累積期間17年,總共可以得到137個歷史場景。
累積期間9年,總共可以得到145個歷史場景。
比較這七位投資人在這些歷史場景中,誰的累積的資產最多,結果如下:
次數 | 100/0 | 80/20 | 60/40 | 40/60 | 20/80 | 0/100 | 100/0 逐漸變為 65/35 | 加總 |
---|---|---|---|---|---|---|---|---|
35年 | 102 | 0 | 0 | 0 | 0 | 0 | 17 | 119 |
17年 | 103 | 1 | 2 | 5 | 2 | 4 | 21 | 138 |
9年 | 107 | 2 | 4 | 4 | 6 | 16 | 12 | 151 |
上表的次數指的是這七位投資人,在所有歷史場景中,獲得最高的累積資產的次數,也較是說在一個歷史場景中獲得最高的累積資產,將可以得到一次。
這裡我們可以發現累積17年的七位投資人,獲得最高資產的次數總共有138次,而歷史場景總共有137次,這主要原因是因為在1994年開始累積資產的場景,60/40的投資人與40/60的投資人都獲得了最高累積資產,且資產價值相同的原因。相同的,累積9年的七位投資人,獲得最高累積資產的次數總共有151次,而歷史場景總共有145次,也是因為同時有兩位投資人獲得一樣的最高累積資產。
接下來我們再將獲得最高累積資產的次數,也就是累積35年119次,累積17年138次,累積9年151次當成分母,計算勝率,結果如下:
勝率 | 100/0 | 80/20 | 60/40 | 40/60 | 20/80 | 0/100 | 100/0 逐漸變為 65/35 |
---|---|---|---|---|---|---|---|
35年 | 85.71%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14.29% |
17年 | 74.64% | 0.72% | 1.45% | 3.62% | 1.45% | 2.90% | 15.22% |
9年 | 70.9% | 1.3% | 2.6% | 2.6% | 4.0% | 10.6% | 7.9% |
這邊我們觀察的結果也與之前一樣,在累積資產期間,固定100%的股票比例,獲得最高機率最後累積最多的資產,但隨著累積時間的縮短,勝率也逐漸下降,但仍然維持70%以上的勝率,而表現第二佳的資產則是股票比例從100%開始逐年漸少,債券逐漸增加,最後一年將股票比例降至65%,其他固定股債比的累積方式看起來表現都遜於以上兩種資產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