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我們透過歷史數據發現以投資股票市場來累積資產最終價值來看,投資策略一次性投入優於分批投入,而分批投入又優於持有現金。那如果資產配置不是100%股票,而是以股債比60/40或者40/60,結果會如何呢?今天讓我們繼續閱讀Vanguard 在2023年發表的Cost averaging: Invest now or temporarily hold your cash?。讓我們透過歷史數據看看不同的股債配置下,一次投入還是分批投入的比較結果。
假設有一位投資人,目前有一筆資金10萬元,希望建立一個以MSCI World指數的全球股票市場與Bloomberg U.S. Aggregate Bond的投資組合,有兩個投資方案選擇:
一次性投入(Lump-sum investing):
10萬元的資金一次性投入在市場中,全部資金投資於市場中經過12個月,這表示這12個月期間都沒有持有現金。
分批投入(Cost averaging):
將10萬元分成三等份,前三個月每次投入總資金的三分之一,全部資金投資於市場中經過9個月,部分資金投資於市場中經過3個月,這表示在12個月期間中,前3個月持有部分現金,後9個月沒有持有現金。
示意圖如下:
接下來以1976至2022年的歷史數據模擬這兩個方案,分析三種投資組合100%股票、60/40股債比、40/60股債,看看這兩種方案經過12個月的投資後,究竟會剩下多少錢,結果如下:
首先觀察藍色的三個箱型圖,藍色箱型圖表示的是一次性投入,當股票比例越低,箱型圖的最高值變低,最低值也變高,而橘色的箱型圖表示的是分批投入,當股票比例越低,箱型圖的最高值變低,最低值也變高,兩種投資策略的結果相同。
這裡發現降低股票比例,增加債券比例,整體資產的波動減少,獲得負報酬的機會也會跟著減少。
至於這三種股債的資產配置,比較一次性投入與分批投入對於最終資產累積結果來看,與先前結果一樣,一次性投入優於分批投入。
我們稍微整理一下這篇文章透過歷史數據模擬結果:
- 以股票與債券的投資組合來累積資產最終價值來看,有較高的機率,一次性投入優於分批投入,而分批投入又優於持有現金。.
- 分批投入比一次性投入整體資產的波動較小,整體資產的最低值也較高。
- 債券比例增加,整體資產的波動會變小,整體資產的最低值也會增加。
如何選擇一次性投入還是分批投入,這必須回到投資人對於風險的主觀看法,如果你是一位保守投資者,你不想看到整體資產大幅下跌,你會選擇保守的資產配置股債比,並且使用分批投入,反之,你是一位積極的投資人,你可以忍受整體資產大幅下跌,你會選擇積極的資產配置股債比,並且使用一次性投入。
但如果你是介於這兩者之中呢?你可以選擇一半一次性投入,一半分批投入,這是William Bernsteiny在投資金律一書 (2024)”提到的作法,這種打破二選一的方式,折衷的方案聽起來很讚,下次有機會我也來模擬看看結果如何。
另外文中還有提及一個重點,由於持有現金越久,會有較低的整體資產累積結果,所以當我們在退休提領階段時,也會有類似的情況發生,一次提領當年度必須要使用的生活費,表示持有現金的時間增加,將減少未來整體資產的報酬,但是換言之,如果遇到當年度的市場報酬不佳,一次提領當年度必須要使用生活費的人,將可以增加投資人的安全感,不會每月面對下跌的資產還要執行提領的動作,這對於退休的投資人心理是一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