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我們提到高收益債券較投資級債券具有更高的殖利率,但這更高的殖利率不等於有更高的總報酬,主要原因有四點,(1)債券違約、(2)高收益債券信用評等下降、(3)低流動性造成交易成本上升、(4)債券贖回,今天讓我們來繼續閱讀Vanguard在2019年的研究報告Junk or jewel? Assessing the role of high-yield bonds in a diversified portfolio,深入了解高收益債券的總報酬無法等於投資當時高殖利率的原因。
通常高收益債券的總報酬無法等於投資當時的高殖利率原因如下:
(1)債券違約:因為高收益債券有較高的殖利率,意味著債券發行單位有較差的信用風險,有較高的機會違約,較高的風險,所以提供較高的預期報酬。
發生違約的情況有三種,第一種是公司破產,無法給付利息(或本金)、第二種是未付利息(或本金)或延遲支付利息(或本金)、第三種是債務重整,降低應給付的利息(或本金),所以當違約發生後,投資人無法全額拿到當初所承諾較高的殖利率,當然總報酬不會等於當時預期的高殖利率。
上圖為統計1980年至2017年投資級債券與高收益債券歷年違約率情況,可以看到代表高收益債券的紫色線完全都在代表藍色線的投資級債券上方,表示高收益債券有的較高的違約率,投資級債券的平均違約率為0.15%,高收益債券的平均違約率為2.81%。表示投資高收益債券要獲得預期的高殖利率,有更大的不確定性。
(2)高收益債券信用評等下降:高收益債券的發行人如果債券評等上升,其債券價格將會上漲,則投資人可以獲得額外的資本利得,但請注意,債券評等下降,其債券價格將會下跌,則投資人將遭遇額外的損失。
本文中提到1999年至2018年期間,信用評等下降的公司數量,比信用評上升的公司數量多,特別是在股票市場下跌的時候,信用評等下降的公司數量又更為多,至於在2003年與2007年股票市場上漲期間,大多數的月份,信用評等下降的公司數量仍然超過信用評上升的公司數量。
一家原本財務狀況就不好的公司,財務狀況不好的原因通常是長年累積下來的,通常財務狀況只會一直不好,要能夠改變一家公司的財務狀況,可想而知,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情。
債券信評調升遠比信評調降還來困難。
(3)低流動性造成交易成本上升:低流動性的證券在交易過程中容易因為買賣價差過大,使得交易成本增加,高收益債券就是具有低流動性,交易成本高,特別是當市場風險增加時, 交易成本會大幅增加。
上圖為2008年至 2018年高收益債券因為低流動性造成交易成本增加的示意圖,紫色線表示高收益債券的交易成本變化,我們可以看到在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AIG接受聯邦政府救援,2011年希臘政府債券危機,2015年美國聯邦政府調高利率,這些期間市場風險增加,高收益債的交易成本也隨之增加。
(4)債券贖回:所謂債券贖回指的是債券的發行單位有權利能夠向債券投資人買回當初的債券,通常都是在市場整體利率下降時,債券的發行單位會執行所謂的債券贖回,這樣債券的發行單位在贖回先前發行的高殖利率債券之後,可以再發行較低利率的債券,降低利息支付。
換句話說,債券投資人就沒有辦法再持續收取高殖利率的利息,反而要在低利率的市場環境之下尋找投資標的,這樣會造成實際報酬不如原來的預期報酬。
心得:高收益債的高殖利率只是預期報酬,不是實際總報酬,不應該將它視為未來可以獲得的穩定現金流來源,通常高收益債券的實際總報酬都會低於預期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