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我們知道若要保持4%的安全提領率,股票比例必須在50至75%區間,但這只是利用安全提領率初步所找到的最佳股票比例區間,這區間的股票比例會對於我們退休的最終資產與提領年限有什麼樣的影響?今天讓我們來繼續閱讀William P. Bengen於1997年12月在Journal of Financial Planning發表的Conserving Client Portfolios During Retirement,Part III,看看William P. Bengen的分析與見解。
提領30年後,75%股票比例有較高的機會,剩下較高總資產價值
假設一位退休人士以退休年限30年為目標,利用美國大型股、美國中期公債組成的資產配置投資組合,投資組合每年會再平衡,起始退休金為十萬元,並且第一年以4%的提領率開始提領,觀察美國從1926年12月31日至1995年12月31日的歷史數據(以每季為單位的資料,可以獲得201組的模擬結果),比較75%與50%的兩種股票比例的投資組合,在經過30年後剩餘的總資產價值如下:
上圖縱軸為提領30年後剩餘的總資產價值,橫軸為退休開始的年度,白色為50%股票比例的投資組合,黑色為75%股票比例的投資組合。
整體而言,我們可以觀察到黑色佔了絕大部分,這表示在大部分的情況,在經過30年的提領後,75%股票比例的投資組合較50%股票比例的投資組合,剩餘的總資產價值較高,而且即使是遭遇熊市的情況之下,50%股票比例的投資組合,在經過30年的提領後,剩餘的總資產價值也幾乎與75%股票比例的投資組合差不多。
如果你不小心活了35年,結果會如何?
先前我們是以提領30年後剩餘的總資產價值為基準,來比較75%與50%的股票比例投資組合,現在我們新增加63%的股票比例投資組合,並且把提領年限由30年增加為35年,結果可以獲得下圖:
上圖中的黑色長條圖代表的是該投資組合經過35年的提領之後,剩餘總資產價值的平均值。白色長條圖代表的是該投資組合在經過201筆歷史數據的模擬,結果有多少筆的模擬結果,是無法成功度過35年的提領,也就是退休金提領不到35年就用完了。
首先看黑色長條圖的部分,50%的股票比例投資組合所剩餘總資產價值的平均值最低,其次是63%、最高是75%,這結果與30年的提領結果是一致的,股票比例越高,所剩餘總資產價值也越高。
再看白色長條圖的部分,50%的股票比例投資組合經過35年的提領,具有最低的成功機率,201筆模擬結果有26筆提領失敗(成功機率為87%,(201-26)/201=87%),其次是63%的股票比例,201筆模擬結果有18筆提領失敗(成功機率為91%,(201-18)/201=91%),最高的成功機率是75%的股票比例,201筆模擬結果有11筆提領失敗(成功機率為94%,(201-11)/201=94%)。
我們可以假設一個退休金規劃的情境,原本我們透過4%法則,預定退休年限是30年,但是實際的退休年限因為種種因素延長為35年,如果我們一開始的投資組合為75%的股票比例,那麼因應突然延長的退休年限,還是保有較高的成功機率,相反的,但若是一開始的投資組合為50%的股票比例,那麼因應突然延長的退休年限,將會造成有較低的成功機率。
心得:
理性的看待整個提領階段的結果,選擇較高的股票比例投資組合是較優的選擇,但考慮到個人對於投資組合價值波動情感的因素,害怕看到投資組合大幅下跌的退休人士,理當會選擇50%的股票比例當成退休一開始的投資組合,但是這個選擇結果,你也應該知道必須付出的兩個代價,面對突然的延長退休年限有較低的成功機率,剩餘的總資產價值較低。